查看原文
其他

行走田野杂记 | 邓玉荣:秀水的清泉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1-12-03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秀水的清泉


邓玉荣


“会稽尚隔三千里,临贺初盘一百滩。殊俗问津言语异,长年为客路歧难”,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途经临贺(今贺州)时写下的诗句。由于历史的原因,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处的贺州语言方言非常丰富复杂。在只有1.18万平方公里的地方,有分属十大汉语方言中的粤语、客家话、官话、湘语、闽语、土话平话等方言的各种次方言近30种,另有壮语、勉语、标话3种少数民族语言。鸡犬之声相闻隔着一条水沟的不同村子,讲不同的语言或方言,村民之间不能通话,这种情况很常见。有的方言只有一个小村子的村民会讲,他们在家讲自己的母语,外出讲当地通行的方言,以至于周边的村庄有的人都不知道附近村子有这么一种不同的方言。由于婆媳母语背景不同,一户之中有讲几种方言或语言的情况也很常见,能讲六七种不同的语言或方言的语言达人也不少。

历史赐予贺州这座丰厚的语言富矿,为语言学研究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在贺州方圆几十公里的范围内,就可以调查到众多的汉语方言及多种少数民族语言。


我对贺州的各种汉语方言进行详细调查,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特别是2000年,我有幸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做访问学者,在张振兴先生及方言研究室老师的指导下做贺州方言的专题研究后,深入调查了客家话、铺门粤语、钟山土话等若干个语言点。其他同事也对一些语言点做了调查,并写出了较为详细的调查报告。

回想这些年来的田野调查,最难忘的是对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秀水村九都话的调查。

难忘发音合作人毛健体老师及其亲戚王作人两家人的鼎力相助。调查先是在镇上我的学生王作人家里进行的,后来干脆搬到离镇上几公里的秀水村发音人家里。毛老师专门腾出了一间房子,打扫干净,架起床板,铺上洗涤得干干净净的被子,挂上蚊帐。尽管如此,农村的土房还是显得昏暗,对此毛老师有些觉得不安。但我本身来自农村,当民办教师时寒暑假集中劳动,读师范下乡实习,打地铺住宿的日子就经历不少,有这样的住宿条件已经很满意了。毛老师的爱人时时变换着伙食,让我们吃得满意。有时毛老师还操网到河里打来活蹦乱跳的小鱼,让我们能尝到城里鲜见的美味。

难忘那种从生活中撷取语料的调查方式。富川土话是相当复杂的混合方言,在用字表、词表做了一番调查之后,还有相当多的词汇不能调查出来,这只能从他们的日常语言生活中去撷取。住在发音人家里能直接感受他们的语言生活,是最笨也是最好的调查方式。毛老师在自己家乡小学教书,爱人是农民,他节假日还要耕种家里的几亩田地。我平时要上班上课,调查只能在节假日进行,但节假日毛老师不能从早到晚坐下来协助我调查。我就跟毛老师下田劳作,到河边放牛,带着一个本子,随时问各种动植物及农事活动的词汇。毛老师与村民交谈时,我就记他们的句子,晚上毛老师叫上一两个邻居来拉家常,从中也调查到不少的东西。随着调查的深入,我由开始调查时一句也听不懂九都话,到基本能听懂,并能进行简单的会话。

难忘那段在学校与调查点之间奔波的紧张岁月。由于工作原因,我们的调查时间只能安排在节假日,寒暑假驻村时间可以稍长一点,而平时只能利用双休日进行。从贺州到秀水村有70多公里,我一般是星期五下午从贺州乘车出发,到县城再转车到镇上,然后坐摩托车到发音人家里。周六调查一天,周日工作到下午四点多,再到村边等唯一一趟从恭城经富川到贺州市区的班车。如果错过了这趟车,就要坐摩托车到朝东镇搭班车到县城,再从县城坐车到贺州市区,从秀水回到贺州市区往往已经是灯火阑珊。有时一次下乡只能记录到少数语料,或是几十条词汇,或是几条谚语,但这些都不是从词汇表上可以问出来的,而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不经意记录下来的,因此弥足珍贵。

难忘毛老师家的家风。毛老师夫妇共育有一女两子,我驻村调查时他的三个小孩一个读高中,一个读初中,一个读小学。毛老师教子有方,三个小孩后来都考上了大学,有了很好的工作。秀水是一个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的村庄,在整个科举时代,这个深藏于湘、桂交界处的小村庄出了一个状元,二十多个进士。状元村深厚的文化气息从这个家庭可见一斑,调查的过程也是我接受优秀地方文化洗礼教育的过程。

难忘毛老师家院子里的那一汪清泉。富川习俗,村边的风水林是要严加保护的,富川的村子旁边即使是怪石嶙峋的喀斯特石山也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林。秀水村村规约定,即使锅头下米,灶中无柴也不准进入风水林山打柴。只有年末几天,可以限量拾一些枯枝。毛老师的房屋坐落在山脚下,茂林修竹绕宅而生,一眼四季喷涌的清泉就从院子一角汩汩流出。在毛老师家前后跨越两个冬春的调查,我洗漱大多是在泉边进行的,就着喷涌而出的清泉洗衣濯足,神清气爽,真是一种享受。无论后来调查了多少地点,随着科研条件的好转,再也没有住发音人家里调查方言的日子,但总忘不了驻村调查的经历,更忘不了秀水的那一泓清泉!

田野调查就是方言学者获取第一手材料的不竭源泉!

(邓玉荣,广西贺州学院教授)

【原载李宇明、王莉宁主编《輶轩使者——语言学家的田野故事》,商务印书馆,2020】

(邓玉荣教授与暨南大学甘于恩教授合影)

往期推荐

行走田野杂记特稿|张振兴:往事情怀:李荣先生带我做第一次田野调查

行走田野杂记|田调遇风记

行走田野杂记|高然:《中山方言志》编后记

行走田野杂记|刘倩:《浙江九姓渔民方言研究》后记

行走田野杂记|陈曼君:惠安闽南方言动词谓语句研究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排版:叶祎祎

审读:贾晶晶

责任编辑:甘于恩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语言资源快讯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有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